义工伙伴
- 积分
- 395
- 注册时间
- 2010-10-10
- 在线时间
- 17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6-13
|
发表于 2012-5-2 22: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小呀呀对儿童康复组活动的建议!
如你所言,参加康复活动的绝大多数义工都并非医疗专业人士,我们确实不懂得心衰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甚至不清楚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区别。我们只能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学习按压针眼的手势,学习更换2号输液瓶,学习如何按住孩子协助护士一次进针成功,学习在点滴不畅的时候检查孩子是否有渗液情况,学习在孩子吵闹的时候关注是否有回血现象,学习在孩子不吵不闹的时候观察他的呼吸是否平稳,学习在孩子嘴唇干裂的时候拿奶瓶喂他们喝水,学习为病床上的孩子盖上小被子调整更舒服的睡姿,学习在拔针后的第一时刻解开他们手腕上的松紧带。
我们向输液室的护士们请教,向康复室的老师们请教,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和同组队员们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我们一边跟随老义工的脚印一边牵着新义工的手一边自个儿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希望在下周、下下周和下下下周的康复组活动中能够做得更好。
我以为,这些年来进过儿童福利院大门的许许多多义工们,并不会总是去想自己到底是在帮助老师和护士还是在帮助孩子,更不会觉得福利院在教堂旁边自己就接近于耶和华的圣徒了。(天啊,耶和华是谁我还不知道呢!)——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本来就应该互相帮助,又何必太在乎帮助的对象呢?无论授谁玫瑰,总会手留余香。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都需要帮助和被帮助,而帮助别人往往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诚然,义工联的发展和进步确实面对着诸多问题:义工流动性强的缺憾影响了服务经验的长期积累和传授,过于低调的作风限制了服务方式的优化和扩展,社会资源运作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服务地点的选择,专业技能的缺乏阻碍了服务内容的深入推进。
此时,身为义工联一份子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去争取的,不是因噎废食,而是知难而进。
建议义工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身体护理和心理关怀方面的知识培训,邀请专家讲座交流分享教育心得,了解香港义工机构运作借鉴他人成熟经验,举办头脑风暴听取义工群体和个体心声,等等,等等。
我以为,目前状态下的义工联并非一个定位于拥有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的组织机构,而是一个让普普通通平凡人也能奉献爱心和寻找爱心的平台。
义工联的门槛不高,在于只要有一份爱心就能来参加活动,义工联的门槛很高,在于必须有一份爱心才能来参加活动。
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Do what we can, with what we have, where we are。 |
|